攻击四级炮塔需要综合运用兵种克制、战术指挥和资源调配。四级炮塔射程远、防御高,直接强攻会导致大量兵力损失。优先使用远程兵种如火箭炮或榴弹炮,保持在炮塔射程外输出,同时搭配歼击机或轰炸机压制敌方防空火力。陆军推进时需分批次投入,避免集中冲锋被范围伤害覆盖。战场指挥中需实时观察敌方炮塔攻击优先级,调整部队行进路线或暂停前进以规避火力。
攻击前需确保有足够石油和钢铁支撑部队生产,同时储备加速道具用于紧急补兵。军官选择上,高军事属性可提升部队攻击力,后勤型军官则能缩短补给线压力。科技方面优先升级燃烧引擎和穿甲弹技术,前者提高部队机动性,后者增强对防御建筑的破坏效率。野地采集需提前安排高后勤军官带队,确保资源持续供应。
若炮塔位于山地或森林边缘,可派遣步兵绕后吸引火力,为主力部队创造输出空间。攻城武器策略能降低炮塔防御,干扰射击策略可减少敌方反击伤害。部队移动时采用分散阵型,避免被范围攻击命中多支队伍。空军单位进场时机至关重要,需在敌方防空力量被削弱后集中投放。
占领炮塔后立即修复受损单位,将伤兵送往医疗中心。防御上布置弧形阵型,用装甲车和歼击机组成拦截网。军团协作中可请求盟友提供补给或驻防支援,共享侦察情报以监控敌方反扑动向。持续升级炮塔周边防御工事,将其转化为己方火力支点。
部队交火时需手动控制火箭炮集火同一目标,避免火力分散。暂停功能可用来调整炮兵射击节奏,利用射程差进行无伤消耗。若敌方派出坦克支援,需快速切换反坦克单位应对。指挥界面应常开战场距离计算器,精确把控7000-8000单位的临界射程。
过度专注攻击会导致资源枯竭,建议按3:7比例分配进攻与防守部队。每日战术目标不宜超过两个四级炮塔,剩余时间用于巩固战线和补充兵力。军团科技优先研发联合火力支援,可显著降低高阶建筑攻坚难度。